close


拖棚了三年的埃及遊記,到現在還沒完結篇。




離開拉美西斯三世神廟,繼續往前走迎面而來的是the second pylon,兩尊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像分左右佇立在前(其中一座已不完整,推測是被外族入侵時所毀壞)宛若守護門神。穿過塔門之後,來到的就是卡納克神廟舉世聞名的Hypostyle Hall(暫譯作圓柱大廳),這時已經位處於整個卡納克神廟的中心:The Temple of Amun之中。(請參閱下面示意圖)


(※ The Temple of Amun示意圖。來源網址:
http://touregypt.net/featurestories/templeofamun.htm )


建築工程大約於Amenhotep III時期開始,經歷過拉美西斯一世、Seti I 塞帝一世(1306 - 1290 BC)與其子拉美西斯二世等數任法老,最後工程於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時完成。由十二根主圓柱撐起,離地高達八十二英呎,總數多達一百三十四根,每根圓柱上都由不同的法老下令刻了獨特的圖形和文字,這座象徵著太古時期,紙莎草沼澤的圓柱大廳,連光線投射反射造成廳內光亮與陰影的角度都精密設計過!



(※The Great Hypostyle Hall 所有圓柱的排列圖。來源網址:
http://www.touregypt.net/featurestories/karnak3.htm )



(※The Great Hypostyle Hall 的主要十二根大圓柱,象徵著紙莎草莖,又稱做The central "nave")
 
猶記身處The Hypostyle Hall,繞來繞去有如在石柱間走著歷史的迷宮,每一根圓柱、每一片牆面、每禎浮雕、每個光線造成的陰影角落,彷彿都在呢喃,訴說著千百年來的過往。聽local guide提到,幾千年以前,當這個大廳剛落成時,天花板跟身旁這些巨大圓柱都由畫匠上了繽紛燦爛的顏料。隨著時間之河的沖刷、沙漠的風無情地吹刮,異族入侵造成的破壞,以及近幾十年來的某些人為因素(※請看註釋),The Hypostyle Hall成了現在這個模樣,僅留骨幹,還有那麼一點兒殘存斑駁的色彩。


(※The Great Hypostyle Hall 一鄅)


(※也是圓柱叢林,仔細看還可以看到柱子上殘留的色彩)

圓柱上的浮雕分為兩種主題,一種主要是記錄塞帝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在與敘利亞跟 巴勒斯坦交戰方面的勳績,包括拉美西斯二世親征、赫赫有名的卡德墟戰役;另一種則是描述各種宗教儀式,包括了法老王向諸神祭獻,還有法老王與諸神交流的情形(這就有趣了,是要怎麼交流啊?)

The Great Hypostyle Hall的內側牆面的景畫,可以分由南北兩個方位來說。北牆東正面,介於圓柱橫樑跟門口的牆面,裝飾的是二十英呎長,端坐於寶座上的Amun-Re雕像,立於Amun-Re身後的則是女神Mut,Amun-Re的原始受冕者。第二位受冕女神則右手持鮮花遞呈Amun-Re、左手則執授予神體的某位法老之手。

除了這巨幅景畫之外,北牆的最高處還有許多宗教祭祀的畫面,許多較早期的浮雕還被後來的法老叫人重雕或是覆蓋上去。在北牆東面,所呈現的是拉美西斯一世向諸多神祉供奉火與水的畫面;而北牆西面則是一位頭戴藍王冠的法老雙膝屈地,向底比斯的中心神祉,鷹首人身的戰爭之神孟特Montu供奉紙莎草與花束。


(※法老王供俸火與水給阿蒙神)

往the third pylon走去還有數不盡的景畫,由於這次旅遊沒有拍到充足的照片,在此就不贅述了。

The third pylon跟the fourth pylon之間有個小小的空地,是The Obelisk Court,顧名思義,高聳的方尖碑是此處的標地物。最早由Tuthmosis I(圖坦摩斯一世,即女法老王Hatshepsut的父親,請參考埃及、雜記之十二)豎立的兩座方尖碑,其中一座已經遺失(底座還留著),後由他的孫子Tuthmosisi III又立了兩座,但是也都遺失了,現在看到的為近代補建。


(※The Obelisk Court,左邊即為Tuthmosis I僅存的方尖碑)

Tuthmosis I僅存的方尖碑是紅花崗岩製成的,碑上每個面都有三行象形文字,但是只有東面的文字是Tuthmosis I統治期間所刻,其他三面則是由拉美西斯四世與六世在位時完成,主要內容為Tuthmosis I的完整頭銜(落落長一大串吧),以及這位法老的題辭。

(待續)


註:二十世紀初期,埃及政府苦惱由於千年來風沙的吹颳,所造成卡納克神廟圓柱與壁雕皆卡上了一層厚厚的沙子。為了清除這些沙子,好好整頓神廟,埃及政府號召世界各國,集思廣益,後來有一位法國學者(忘記是哪個領域)提出一項建議:引進尼羅河的水來沖洗掉沙子,他認為只要水一流過,任何小凹槽裡的沙子也會被沖洗出來,這總比用人工慢慢地清洗來的省事省力。

埃及政府採用了這個建議,於是尼羅河水淹卡納克神廟。淹了以後麻煩來了,要怎麼排掉這些水呢?法國學者說我不知道,我只負責教你們怎麼把河水引過來。埃及政府只好又提出重金"懸賞"能退水的方法,等到水終於離開卡納克神廟,那也是一段日子之後的事了。因為這件"工程",埃及政府耗費鉅資,而且時至今日,遊客們仍然可以看到The Great Hypostyle Hall裡某些太陽鮮少照射到的角落,還遺留潮濕的痕跡。

此軼事由local guide所講述,年代細節我已經忘了。但是潮濕痕跡可是親眼所見,乾燥如上埃及,建築物會有濕氣還真是奇芭,真不知該說那位法國學者腦殘,還是採用意見的埃及政府更腦殘。

又註:此篇照片均由Betty提供,萬分感謝。 m(_._)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lyD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