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hebes底比斯:Valley of the Kings 國王谷

走入山區,驢子們的腳步變得緩慢且沉重,時而爬坡時而下坡,引來不少緊張感。我其實有點愧疚,尤其是當上坡時,"小黑"爬的吃力,我還以??公斤的重量壓在牠身上;不過具說驢子的負載量頗高,性情溫和又相當吃苦耐勞,所以一直以來是埃及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夥伴(嗯,我好像說很多次了)。雖然說驢子的負載量大,可是總有限制的,記得當時旅遊手冊上面寫著:「騎著驢子到國王谷,感受古代埃及人進出國王谷的方式;但是驢子的載重以60kg為上限」所以稍微重一點的遊客或是不想騎驢子的人,他們會以小型車接送,直接到國王谷的觀光入口。

我很興奮以這種方式前往"朝聖",所以當"小黑"辛勤地「駝」著我的時候,我不停地左顧右盼,希望能將此種特殊的經驗永遠留影在心中;當然照片也拍了不少,尤其是當走到山巔,日出東方將整個谷地照得金碧輝煌時,那情景令人毫不懷疑古埃及人對太陽的信仰,是如何地投射到這片只有砂礫、沒有半點生命的國王谷地,以造就它的肅穆莊嚴。下面的短片由Betty小姐拍攝,山丘高處四下眺望的景象。特地放上來讓大家看看動態的畫面,希望能帶來貼近真實的感受。


  

尼羅河西岸的國王谷,是新王國時期(古埃及第18~20王朝;1550-1070BC)歷代法老的陵寢,相對於其荒無不毛,一點生命氣息也無的特色,向來有「大草原」的外號。雖然法律規定只有法老能夠葬在此地,但是後世考古學家也在國王谷內挖掘到非法老的陵墓,這些有的是法老最寵愛的親人,或是最信任的朋友或為埃及鞠躬盡瘁的官員等,甚至也有皇后。

負責法老以及皇后陵寢建造工程的,是一群工匠藝術家,他們生活在尼羅河西岸與世隔絕的村子裡,叫做「真理村」,埃及文為 set Maat(亦即真理的聖地,瑪亞特Maat是古埃及真理與正義的女神;不只是真理村的工匠,全埃及人都該是Maat真理、正義與秩序的使徒)。真理村的工匠們直接隸屬於法老,主要工作就是替法老建造陵墓與神廟,這兩者為每一位法老"登基"時首要的兩件事。埃及人與死亡共生,必須先理解死亡的意義才能理解生命的意義,故建造死亡後的居處是相當重要的;而以法老為名的神廟可以為法老聚集「卡」,以中國武學來譬喻這就像氣功的「氣」,不僅法老的健康、思慮,甚至大到整個國家的氣勢都必須依賴「卡」。(聖鬥士星使:嗚噢!我的小宇宙~~~~~~~~~~~)


當我們費盡千辛萬苦(??)地進到國王谷地時,太陽已經高掛天上;一群人在古老的墓穴旁邊吃早餐邊聽簡介,也算是難得的人生經驗吧。鑒於對古跡的保存,國王谷一百多個墓穴每年依不同的時段開放;而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參觀門票分為兩種價錢,決定遊客可以參觀墓穴的數量:三個(30埃鎊,學生可以打折)或六個;最新消息指出現在已經沒有六個墓室的門票了,我覺得可惜,因為以經驗來看,三個實在看不過癮。

當天看的分別是圖坦卡門、拉美西斯四世以及塞帝Seti一世或二世,實在記不得了(注意:拉美西斯四世並非前述拉美西斯二世的子孫,埃及帝王譜上所謂一世二世,多半都不是父子關係,只是名字一樣;而Seti I世拉美西斯二世的父親,Seti II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孫子......哈哈,很混亂吧~@_@)。

下面就是我們參觀的第一個墓穴,編號KV62。照片中紅框裡的是阿拉伯文,也就是現在埃及人的主要語言;藍框裡的是古埃及象形文,表達出圖坦卡門。看板上很詳細地標示時期、發掘者、特殊處跟墓穴的整體構造,可以清楚看到墓室沿著山壁傾斜往下建造,一層接一層(那隻手是解說員先生的手,強調那幅壁畫的特色,可是我忘記內容了)。



下面兩個看板如標題就是Historical views,一些當時初挖掘此墓穴的情形。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在第三篇雜記時提到過圖坦卡門?沒錯,現存於開羅博物館、大名鼎鼎的「黃金面具」,即出自這個KV62,是圖坦卡門棺木內,木乃伊臉上所放置的。我一直很佩服第一位走進去金字塔或是國王谷墓室,甚至是第一位打開法老棺木的人耶!這意味著你必須要有非凡的勇氣與決心,尤其是打開法老棺木,打擾人家長眠,還把人家木乃伊上面的陪葬品都拿出來的人,就要有被詛咒的心理準備啦!不過我也不是不能理解這種「挖到寶」興奮的心情,如果有看倌也是埃及迷,當你發覺神秘古物、朝千年歷史又更進一步時,那樣的快感覺對是無與倫比的。

話說回來,我前面也提過,個人對圖坦卡門這位少年法老金光閃閃的黃金面具或是黃金棺沒有太大的興趣;而墓室內可以搬運出去的都已經搬運出去了,大多數在開羅博物館,國王谷其實只剩「空殼」:墓穴的架構跟牆壁上的文字與繪畫,然而這些卻反而是最吸引我的。

JACQ先生的「光之石四部曲」除了令數千年以前的真理村再度栩栩如生之外,更將工匠們工作的情形完整呈現,包括墓穴的勘查、設計、挖掘,內容物的雕刻製造,還有最後牆壁的裝飾。埃及人對數學、解剖學、線條、色彩的精闢研究完美地呈現在石壁上的繪畫與象形文字上,當我步入墓穴,前人的藝術結晶逐漸顯現在眼前,那種感動真的是難以言諭,恨不得花個幾天的時間好好體會、細細觀賞。

依據敘述,所以描繪的物體都有其固定的比例,『在構圖、上色之前必須先畫方格,如此一來,每一幅畫才能謹守和諧的比例。』畫師傑德解釋道:『以一個站立的人體來講,從頭頂到頸部佔三格,從頸部到膝蓋有十格,從膝蓋到腳底有六格,一共是十九格。若採坐姿的人體則是十五格。』(摘自「光之石四部曲」之二、La Femme Sage)

由此得知,我們現在觀賞的畫作,是由如何嚴謹的製作程序而來;而這還不包括每位畫師的獨特才能呢。

由於墓穴內拍照需要「攝影票」(當時當然不知道啦,是現在寫雜記去查資料查到的),所以沒有內部的圖片給大家看,請見諒。下列連結的參考網頁有豐富的資料與圖片,但是局部的圖片怎能表達出墓穴內壯觀的萬一?尤其是主廳的「天花板」,整片繪滿了藍色與金色的星空,用以模擬往生後的世界,天空的模樣......我抬頭看著看著,昏暗的光線下金色的星星眨出柔和的光芒,忍不住濕了眼眶。

第二個看的是拉美西斯四世的墓穴:



我們可以看到,光是長廊就有長長三段,比起KV62的設計,實在是「華麗」得多。大概是因為圖坦卡們在位的時間太短、又去世得太匆促吧?據規定,法老去世到下葬的一百天為國喪期,男人不修面、女人不挽髮,所有活動一切暫停。製作木乃伊的工匠須在這期間完成製作,國王谷的陵寢也必須在這期限內完成最後的修飾;超過一百天後,不管陵寢有沒有完成,法老的木乃伊都一定要安葬在內。少年法老在位太短又死得太突然,故可推知其KV62的鑿建為何如此陽春了(陪葬品倒是極盡奢華啦)。

石壁上彩繪與文字的主題為「
The Book of Dead」,死亡之書。內容為一系列的咒文,主要為幫助死者安然地克服危險以及通過冥界的考驗抵達復活之路。同性質的還有「Litany of Re」、「The Book of Gates」、「The Book of Caverns」以及「The Book of the Earth」等"系列",各自以不同觀點敘述不同層面的underworld,真是多采多姿;由此也可以看出埃及人豐富的想像力跟天真爛漫的宗教觀,我個人是覺得相當可愛啦。如果要信仰宗教,我可能對古埃及宗教會比較有熱誠一點;不過這是題外話了。

至於第三座墓穴,請原諒我不多提了,畢竟連名稱都記不清,又沒有照片,想寫也寫不出東西來。國王谷地的日出很有震撼力,許多照片都在相簿裡,有興趣者請前去看。Valley of the Kings就說到此,日後若有其他的會再做補充。下一篇將提到女法老王的神廟以及其他Luxor的瑣事,敬請假裝期待。


國王谷參考資料:
The Valley of the Kings

Valley of the Kings Main site

Tomb Building in the Valley of Kings

The Major Egyptian Books of the Underworld



如果有人有興趣問我:「為什麼這一篇埃及雜記拖了這麼久?」
我的答案是,因為今年流年不利,很多事情非常不順,受到打擊、心灰意冷都是影響的原因。另一個原因是我越寫就會越想去玩,已經到了某個想去散散心的階段了,請原諒我以下的哀嚎:喵嗚~~~~我好想去玩啊!我想去日本、去埃及或土耳其、好想回歐洲......(天音:妳作夢比較快吧?)

就是這樣,本篇結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lyD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